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与雪山村实践考察活动报告

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与雪山村实践考察活动报告

电子201701 杨洋

为学习革命精神,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体验灾后重建精神,公司于11月25日组织同学们到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

第一站是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

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位于宝兴县县城西侧的青衣江畔,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70周年暨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于2005年修建,整个纪念馆由红军广场、主题雕塑和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连环画护拦三大部分组成。高大的主题雕塑耸立于广场中央,雕塑上刻画的人物衣物单薄,相互搀扶着、杵着木棍走过雪地,每个人都坚毅地看向前方,誓要翻过雪山!进入馆内,一楼是红军翻越夹金山的故事,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红军突破重围 挺进宝兴城

红军飞夺泸定桥后,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一是指出长征要避开人烟稠密的地区,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线;二是派陈云去上海恢复白区党的组织,设法与共产党取得联系。随后红军一路挺进,五月底攻占飞越岭,打开了通向宝兴的道路,突破敌军的宝兴防线后,战天险,修栈道,历时七天七夜顺利进入夹金山下藏民聚集的硗碛地区。红军纪律严明,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进入硗碛后,全部露宿街头,而且还打开地主粮仓,给老百姓放粮。馆内的画就描绘了红军相互依偎,睡在街头,还有红军开仓济粮的场景。

第二部分:英雄壮举 翻越夹金山

1935年6月,红军进军夹金山。他们不畏高山严寒,艰难前行,饿了啃冷硬的干粮,渴了就抓一把雪吃,累了也不敢坐下休息。馆内的一个雕塑让同学们印象深刻,两位红军战士一起靠着壁石坐下,闭着眼,抿着嘴,一位头部下垂,双手交叉于挺直的大腿上,拥着枪杆子,另一位仰着头,背倚石壁,双手下垂,瘫坐在雪地上。这两位红军战士虽无声的去了,但他们的革命精神却会响彻这天地!纵然条件恶劣,环境艰苦,但红军仍以坚忍不拔的坚强毅力,同心同德,团结互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胜利翻过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创造了红军挑战生命极限的奇迹!

第三部分:南下作战 再越夹金山

张国焘拒绝执行党中央指定的北上方针,坚持“分裂主义”,擅自命令左路军和右路军中原红四方面军南下,再越夹金山,而对原红一方面军来说,这已经是第三次翻越夹金山。红四方面军在宝兴战斗四个多月,了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运动,组织地方武装和游击队,同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势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后因南下计划受挫,广大红军官兵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纷纷提出北上。

第四部分:挥师北上 三越夹金山

红四方面军在南下的百丈关战役中陷入困境,南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锐减过半,虽然胜利,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胜与没胜都没有意义,于是红四方面军挥师北上,三越夹金山。当时正值二月化雪期,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英勇的红军部队仍冒着严寒,顶着风雪,再次战胜了这座“鸟儿飞不过,神仙也不攀”的夹金天险。馆内的雕塑重现了这一场景:红军战士们杵着木棍,扛着枪,艰难的前进,有的战士半截身子陷入雪中,但他们仍不放弃,凭着惊人的毅力,顽强地翻过了雪山!

馆内的一块纪念碑上写道“红军长征行程25000里,雪山行程2700里,草地行程600里”,而在雪山行程中,几乎都是翻越高雪山,海拔越高,身体越健康的人越容易出现高原反应,所以当年红军翻越雪山时死了很多红军战士。但其他红军战士们并没有为困难吓倒,困难反而激起了他们不服输的精神,激起了他们的革命精神!红军翻越雪山最大的困难之一是寒冷,而红军战士们的衣物大都只是一件单薄的背心加一件有无数补丁的红军外套,根本无法御寒,我们去的那天阳光明媚,但寒风一吹,却又瑟瑟发抖,耳朵和双手瞬间变冷,忙着把帽子戴上,把手揣进兜里,要知道我们穿的衣服的厚度要比红军部队所穿厚好几倍,而且夹金山有85度的陡峭,山顶,需要人仰望89度,极目远眺才能望到!我实在无法想象红军战士们是怎样在坚持下来的,可他们就那么凭着一股劲,凭着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一种最伟大的爱国精神——中国革命精神,翻越了夹金山,创造了人类生命极限的奇迹!

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二楼是“陈云光辉的一生”展厅。

红军开始长征后,由于通讯地连续三次遭到严重破坏,与共产国际失联。中央指示陈云出川回上海,这样他既能作为中共中央代表领导恢复上海地下党组织,又能设法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汇报红军与中共中央的近况。陈云到上海后及时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但上海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他在上海实难立足,于是中央便指示他赴苏联。1935年9月,陈云秘密登上一艘苏联货轮,化名“史平”,到达莫斯科后,于10月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共中央与红军向西北战略转移及遵义会议的情况,向外界介绍红军长征及红军领袖,这对中共中央在同张国焘的斗争中以及后来获得共产国际的支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949年10月1日,陈云当选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毛主席在七届七中全会上对陈云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陈云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看问题有眼光、尖锐,能抓住要点。”陈云除了领导新中国成立而外,还做了一件对党非常重要的事——致力于党的理论建设。没有理论的支撑,实践就是“瞎”的,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注重理论建设,而陈云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他提出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至今都在沿用。

从个人上来讲,陈云就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陈云曾题词: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生活中的陈云简朴至微,任何用品总是用到极致: 一套中山装穿30多年,一条睡裤补了又补,毛巾破了4个窟窿仍在“服役”。陈云生前常说:“一件商品到了消费者的手里时,看似很容易。可谁想过,它经过了多少道工序?用了多少资源和能源?又让劳动者付出多少心血?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处处节约一点,这也是支援了国家建设。贪污和浪费一样都是犯罪。”中国革命馆还珍藏着一件陈云穿过的棉坎肩,这坎肩是陈云的战友赠与他的,他十分珍惜,大江南北常年带在身边,一直穿了38年之久,坎肩上已有32个补丁,但他依旧珍藏着,没舍得的丢。

1995年4月陈云去世,他留下的财产是不到2万元的稿费和13360元抚恤金。

陈云先生的一生光辉而伟大,他是我们——当代大员工的标杆,是我们的精神领袖!作为当代大员工,就应该向陈云先生学习他那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倾听不同意见,注重实践,亲自动手,踏实细致,多谋善断的作风,学习贯穿他工作的伟大精神——中国革命精神。

参观完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后,我们来到了本次实践教学的第二站——雪山新村。雪山新村,原本是一个贫穷、落后和偏僻的小村,经历了雅安芦山地震后,更是变得满目疮痍。但国家的“灾后重建 精准扶贫”政策让宝兴雪山村从贫困走向幸福,现在将雪山村称为“天空之城”也不为过。

雪山村灾后重生离不开党的政策。刚进入雪山村,就看到旁边的公示栏上有“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关怀,自力更生建家园,感恩奋进谱新篇”、“全面实施灾后重建,为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而奋斗”等字样,房屋的侧面也有红色标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雪山村灾后重生离不开县领导、村领导和广大社会力量。“看这房子的结构,都是之前清华、北大的团队前来考察,迎合我们的要求设计的。看这张照片,这些是扶贫基金会来援建我们的爱心人士和我们的负责人,当时是凌晨两点多,仍然在开会,开会内容就是关于灾后重建的规划问题。”村支书李主任指着一张图片为我们介绍道。李主任还强调了一点,灾后重建的最大问题是要统一村民们的想法。李主任为我们介绍到,当时为了把雪山村搞成一个旅游景点,开了大大小小一年的会,挨家挨户的给村民介绍旅游景点的建设,如果村民不同意那就不断地介绍,直到所有村民同意为止,然后鼓励当地村民贷款,重建自己的房子,帮助建设旅游景区。

雪山村灾后重建离不开村民的力量。正是有了村民的支持,扶贫计划才能得以实施。李主任感叹道:“以前啊,这里年轻人找工作难,找伴侣也难,于是纷纷出城到外地打工去了,留下父母孤独在家,但山上没什么物资,只能到山下集市去买,山路陡峭,全是泥巴路。但扶贫政策得以实施,先让一部分人富了起来,身处外地的年轻人看到家乡竟然有致富商机,纷纷回乡帮助灾后重建。现在啊,路也修好了,停车场也修好了,大家足不出户就能致富,幸福度确实大大提高了。”

现在的雪山村,变得美丽又富饶,每家每户都有为游客准备的民宿房间,每户都能赚2万元每月。李主任还提到,现在还处于第一步,在以后的发展里,要求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以前大家吃不完的蔬菜只能喂猪,但现在却供不应求,蔬菜一成熟就会被游客一抢而空,所以雪山村会更加注意农业特色的建设,“筹到足够资金后,我们就会开发高山资源,建设一些娱乐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李主任说道,“我们不会存在‘富者更富,贫者更贫’的问题,我们都是按照‘股份分红,按劳分配’的制度来进行分配,实现全村一起致富。”

现在宝兴村已经完全步入正轨,正朝着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建设着。我们此次实践教学也体验到了灾后重建精神,灾后重建,靠的不仅仅是政策的推行,更重要的是有民众的大力支持,需要的是灾后人民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以及不为困难打倒的顽强精神,这样才能让整个计划完美实施。


电子201701 杨洋

学号 201700419


作者:杨洋     2018/09/18(Top) 返回页面顶端
 
下一条: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