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经风霜三十年,踏遍祖国山水田”
---《徐霞客游记的》诞生历程
当我们游览石灰岩溶洞,看到奇彩夺目的石笋、石钟乳的时候,就会想起我国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的伟大功绩。是他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了考察和研究,为地理学做出了卓越贡献。
徐霞客1586年出生在江苏江阴县。幼年聪明伶俐,爱动脑筋,他经常向父亲提出一些问题,如:河里的水是从哪儿来的,流到哪儿去?大山是从哪儿来的?等等。浓厚的求知欲使徐霞客养成了酷爱读书的习惯。他厌烦那些枯燥无味的四书五经、八股文章,最喜欢阅读历史、地理、游记一类书籍和小说,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旧的地理书籍很少涉及山川等自然风貌,而且内容只限于中国的东部,许多区域还都是空白。他还发现一些地理书籍常常相互矛盾,牵强附会,夹杂着一些迷信的东西。对此,他十分感慨,像我们这样大的国家,为什么不能派人到各地去实地考察,写出像样的地理书呢?于是他立志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通过实际考察,探求大自然的奥秘,写出一部像样的地理书来。
1607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开始了他的考察旅行,从而开辟了系统地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新方向。地理考察的道路是艰难的。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主要靠步行。经常要攀登悬崖绝壁,穿越激流险滩,顶着狂风暴雨,忍受饥饿寒冷,露宿山野丛林。这些困难都挡不住徐霞客,他不仅一天天、一年年坚持考察工作,而且不论每天的旅途多么艰苦,总要坚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心得记录下来。有时候住宿在荒村或破庙中,点起油灯进行写作;有时候露宿在野外,就燃起篝火照明,坚持记录。
徐霞客早年的考察活动以登山访古迹为主,他在出游之前,都要阅读有关的地理书籍,找出一些有疑问的地方,确定考察的重点目标,他先后考察了北方一带的泰山、恒山、嵩山、华山、五台山、盘山,东南一带的黄山、庐山、天台山,福建的武夷山、九鲤湖,广东的罗浮山等地。在考察中,他总是突破书中的记载,力求有新的发现。因而他常常不走人们走过的路,而是走很少有人走的路或另开新路。例如:1623年徐霞客登上了河南嵩山太室绝顶,下山的时候,一个砍柴的人告诉他,走正道二十里,走西沟近一半,可是十分危险。他毅然选择了西沟。道路果真非常险要,有的路段山坡陡直,连野兽都没有站脚的地方,根本无法行走,他只好背靠山坡,紧紧抓着草根往下滑行。当他下山以后往山上望去,果然景色奇异,别有天地。
1636年,已经五十一岁的徐霞客,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留恋富裕的家庭生活,不顾妻子儿女的劝阻,又开始了时间更长、路途更远更艰苦的考察。他要填补已有地理书中的空白,考察祖国的西南地区。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考察工作,终于完成了一次为期四年的最重要的考察活动,获得了许多前无古人的成就。
徐霞客在科学考察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不论旅途多么疲劳,道路多么险恶,他都要身临其境反复观察。在考察山脉的时候,他总要想尽办法登上最高峰。例如,他在攀登雁荡山时,遇到峭壁,就架上梯子,用梯子爬不上去,就砍木头插进山缝里继续攀登,可是还达不到山顶,他就把梯子架在木头上,最后用绳子绑在树上,才登上风光无限的岩顶。在考察岩洞的时候,经常是不避洞内艰苦,钻到最深的地方。例如,他在广西为了搞清楚岩洞的内部结构,有时脱掉外衣,伏地爬行,遇到水深的地下湖,就坐在木盆里划过去。为了使获得的地理资料准确可靠,有些重要的地方他常常多次考察。他采集各种岩石标本,植物标本,进行深入的综合研究。他还经常向当地的群众请教,征得他们的帮助。
徐霞客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地理考察,他的足迹踏遍祖国(按现在行政区划)的十六个省和自治区,对各地的山脉、河流、动植物等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加以详细的记录,最后写成了二十卷的科学巨著《徐霞客游记》。《游记》是以日记体裁写成的,是徐霞客毕生精力和心血的结晶,是一部对地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极有价值的宝贵文献。
徐霞客对地理学的贡献可归结为地貌和水文两个方面,贡献尤其大的是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和研究。从时间上看,他比欧洲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考察和描述的爱士倍尔早一百多年,比欧洲最早对石灰岩进行系统分类的瑶曼早二百年。从考察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他的业绩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地理学史上也是空前的。在西南地区,他用了三年的时间,对石灰岩地貌进行了广泛详细的考察,对峰林、圆洼地、溶水洞、地下暗流的特征和形成原因,都做了生动而确切的描述。他一丝不苟地探查了一百多个岩洞,详尽记载了岩洞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的高度、深度和宽度,并对石笋、石钟乳的形成做了科学的解释,他认为,那是由于滴水蒸发后的碳酸钙凝聚而成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就是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岩洞发育丰富,徐霞客曾经先后两次来到这里进行详细的考察。1953年9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对桂林七星岩进行的实地勘测,证实了当年徐霞客对七星岩十五个岩洞的分布规模、位置、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正确的。今天,世界上已经有了“岩洞学”这一专门科学,徐霞客是最早从事岩洞学研究的先驱者。
徐霞客在水文地理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考察过很多河流,翔实地记载了它们的发育和变化情况。他勘察了金沙江上游,发现金沙江比岷江长一千多里,应该是长江的正源,从而纠正了一千多年以来以岷江为长江上游的错误传统说法。
艰苦的旅途生活使徐霞客积劳成疾。1641年,这位伟大的地理学家与世长辞了,终年五十五岁。徐霞客的一生都贡献给了祖国山河的考察事业,为地理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民在他的故乡——江苏省江阴县马镇湖庄村修建了徐霞客纪念堂,以此永远纪念他的光辉业绩。
讨论题:
1.徐霞客在地理学上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而这又是怎样得来的呢?
2.在徐霞客的探索过程中,他历尽艰辛时他是否动摇过,他的表现是怎样的?是什么推动了他认识过程的不断深入?
3.从徐霞客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的故事,谈谈人的正确认识是怎么形成的?说一说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一切真知的最终根源是什么?
4.你从本篇案例中学到了什么?请说明具体的原因。以及自己以后如何运用好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利用实践促进自己的认识的不断的深化?
案例点评:
本案例通过介绍《徐霞客游记》的写成过程,指出徐霞客之所以在地理学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于他十分重视实践,他的知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从而论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特别凸显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原理的具体的应用。
从案例我们知道徐霞客以自己坚韧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不畏艰辛,通过实际的考察与探索,形成了新的理论认识,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案例的描述有助于我们更深地理解人的认识的来源: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凭空臆想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正如《徐霞客游记》不是在家中闭门造车写出的,而是通过多年的跋山涉水的实际考察所产生的认识。实践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中发生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获得感性认识并最终通过实践促进事物暴露本质,由此才能深入事物内部、掌握事物的规律。因此,要认识某一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就只有亲身参加变革这一对象的实践,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因此知识作为认识的成果,从源泉上说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这一原理。然而每个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事情都亲自实践,人们的知识还要通过大量的间接经验来获得。徐霞客在考察出游之前,也是依有关的地理书籍为基础来确定考察目标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书本知识是“流”,对于我们来说是间接的东西在前人和他人那里则是直接经验,而不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源于实践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这一哲学原理指引着我们青年大员工在学习和生活中既要重视书本知识,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开阔自己的眼界,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