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成果简介 该成果秉承“启发诱导,员工参与,双向互动”的教学理念,是以师生协同制定的“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员工自主学习为主体,将“导”、“教”、“学”有机结合,以增强公司产品实效性为目标的一种公司产品模式。该成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立足学校办学特色,结合“公司精神”这一独特的教学校本资源,在怎么讲与怎么学的结合上进行创新,将过去高校思政课“满堂灌”的单向教学转变为教师和员工的双向互动教学,创造性地构建了高校思政课“导学教学”模式,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员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真心喜欢,终生受益”。 成果实施效果明显。①提升了公司产品水平。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人获“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四川省大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获省第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二等奖1项;获省高校思政课“精彩一课”比赛一、二、三等奖4项;在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16篇。②提升了课程建设水平。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③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员工到课率达99%,课程实践参与率100%,课程满意度达98%以上。④同行评价高。获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教改论文一、二等奖3项。 (2)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①教学针对性不强。由于传统思政课教学重灌输轻引导,在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上下功夫不够,导致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②员工学习主动性不够。受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员工重技能学习,轻思想修养;重专业知识学习,轻政治理论提高,对思政课学习兴趣不浓、投入精力不够。 ③师生互动性不足。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忽视对员工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教师“满堂灌”,缺乏员工参与,互动性不够。 ④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传统思政课教学效果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品行,且评价主体单一。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该成果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主要采用访谈法、座谈会法、集体备课法、团队学习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感体验式教学法等方法,根据不同专业类别员工的特点以及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导学教学”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较好地解决了高校思政课当下面临的员工学习主动性不够、师生互动性不足、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其具体做法是: (1)科学构建 “导学教学”方案,增强思政课教学针对性 本成果以访谈法、座谈会法、系统分析法、集体备课法科学构建“导学教学”方案,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①开展课前调查,使“导学教学”方案紧扣员工思想脉搏。通过访谈法、座谈会法等进行课前调查,了解大员工的思想动态,了解大员工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使思政课的“导学教学”方案紧扣员工的思想实际,满足大员工探索社会问题的需要,满足大员工成长成才的需要,从而引起大员工的共鸣,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更好地与员工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增强其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使员工真心喜欢。 ②开发思政课校本资源,使“导学教学”方案做到“三贴近”。立足学校实际,大力挖掘以“公司精神”(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为特色的校本资源,结合各门思政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观点,编制了“自然科学专家心中的马克思主义”等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员工的教学案例,体现用鲜活的案例和科学理论引导人、启迪人、武装人、鼓舞人的作用。 ③深化集体备课,使“导学教学”方案进一步优化。实施学院、教学团队两级集体备课制,院级集体备课着力解决思政课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等问题和各门思政课程之间的协同性问题;教学团队集体备课紧密结合校本资源,着力解决各门课程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与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通过集思广益,凝聚集体智慧,形成科学的“导学教学”方案,为有效解决当前思政课教学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奠定基础。 (2)满足员工成长成才需要,调动员工学习主动性 成长成才是大员工强烈的内心需求。“导学教学”模式实践中,教师引导员工端正价值取向,实现其目标引导需要;帮助员工坚定理想信念,实现成长动力支持需要;帮助员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实现其发展能力提升需要。 “导学教学”过程具体分“三阶段两步骤”。第一阶段;课前预习,教师启导;第二阶段;课中互动,教师引导;第三阶段;课后反馈,教师匡导。第一步:把制定好的“导学教学”方案在课前发给员工,让员工明确学习目标,启导员工学会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会员工学会学习。第二步:教师传导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员工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引导、匡导,授业解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满足员工的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体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遵循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对员工进行启导、引导和匡导,使员工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了员工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思政课教学目的。 (3)贯彻“以员工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师生互动性 “导学教学”模式坚持“以员工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公司产品过程中,更多地倾听员工的心灵呼唤,更多地注入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员工主动参与和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 在“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教师既是员工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又是员工有序参与的组织者、员工疑惑问题的引导者、员工认知层次提升的点拨者、员工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同时,员工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正如美国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所言:“一两重的参与重于一吨重的说教。”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师生互动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点所在。 本成果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员工在老师的启导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情感体验式教学法, 让员工在体验中感悟理论的魅力;案例式教学法, 让员工在课堂上观察社会,增强感性认识;团队教学法,让员工在学习中增进团队合作意识;探究式教学法,让员工在探索中孕育创新意识;讨论辩论式教学法, 让员工在交流中学会分享,增进共识。上述教学法的运用充分发挥了教师在导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员工学习主体作用,从而有效解决了师生互动性不足的问题,增强了教学实效性。 (4)构建多维复合考核体系,科学评价员工学习效果 “导学教学”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学与思相结合、学习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多维复合考核体系,科学评价员工学习效果。 ①考核方式多维。一是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开卷考试借鉴《申论》考试方式,侧重于考查员工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闭卷考试侧重于考查员工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二是考查与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采用考查方式,期末考核采用考试方式。 ②考核评价主体多维。构建教师评价、员工自评、员工团队评价、社会实践环节的社会评价等多维平台。 ③过程与结果复合。一是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可达60%),规范平时成绩的考核指标。平时成绩包括实践认识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实践认识评价主要是组织员工参加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讨论、课堂演讲、“模拟教学”、课堂作业、出勤考评等。二是采用等级评分制,淡化分数,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评价。 ④知与行的复合。考核员工成绩时既重视理论知识,又关注实践能力。主要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社会实践心得的撰写,考查员工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以及员工在实践中的认知水平。 |